準備
2015年11月17日
本文屬于“daxiaopan_hyd”所有,轉載請先聯系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大抵是一對夫妻因為裝修品味不合,雙方各執己見,誰都不肯讓步,最終大吵大鬧,不歡而散。(現在的地方新聞已經全部被這種市井小事占領了...)
大家會說,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有必要如此大動肝火嗎?
我想說:有!
為什么?
就因為這是裝修
下面是我的一段親身經歷,回想起來不由打了個寒顫顫的激靈。
事情從2012年的暑假(大一暑假),7月12日開始
背景:
爸媽在老家縣城的一個小區里買了一套房子,6樓的非電梯房(家里窮...)。其實房子在三個月前就已經交房了,只是迫于爸媽沒時間,就把裝修耽擱了。
7月6號,我從學校回到家,接到父母之命,得知這個暑假要開工裝修,我要獨挑大梁,幫忙監工,那時也沒想那么多,不就是監工嘛,就拍著胸脯說,這小case嘛,保證盡職盡責,按時保質完成任務。況且一回來老爸就給我買了臺電腦,所以整個人除了興奮就只剩興奮了。
既然說要開工,那就得先把設計圖弄出來,把施工隊找齊。在我記憶中,我們那個小縣城貌似沒聽過哪里有裝修公司,我那可愛又有點才華的老爸那兩天的做法是:找熟人,打聽泥工哪家強,電工哪家強,木工哪家強,然后搜集來一堆號碼,一個個電話打過去,問他們有沒有檔期,能不能屈駕來給我家搞個裝修。
之后去找他們談價錢,遞煙送水,把這些大神招呼好后又面臨第二個問題:設計圖啊,總不能把墻刷白了就搬東西進去住人吧,這時就很喜劇了,我媽帶著我走街串巷,去別人家觀看各式裝修樣式,把好的設計記下來,看能不能拼接起來,顯示靈活創意。那真是虛心致志,卑躬屈膝,集*之所長,為自家之所裝啊。另外,那幾天我爸整個就一頂級藝術家作派,手不離筆,在紙上描繪家的藍圖,沒有設計師沒關系,
我自己來!!!現在想想,我爸真是有才。
當然,你也知道的,那些所謂的設計完全屁用沒有。我們那里的小區,只要是戶型一樣,把里面的家具拿掉之后,除了電視背景墻略有不同,其他地方并沒有什么差異。那真是把“輕裝修,重裝飾”做到了極致。
好了,下面進入正史,也就是血淚史的第一場災難
我把它叫做:材料*
12號,我爸把聯系好的幾位重磅大神叫到一起,把裝修材料列成一個清單,從那一長串材料名和旁邊對應的驚心的數字,以及我爸臉上的愁云慘霧,我已經看到了不久后的一場災難了。那日后,我爸就在公司與建材市場兩地之間風馳電掣。
用他的話說是,那兩天一直在路上...手機一直在通話中...腦子里一片混亂,晚上做夢都是瓷磚,三相接頭,二相接頭,PPR,PPT,PPC管傻傻分不清。
不得不說,我爸是一個高效率,有耐心的人,三天下來,材料基本定齊。只是你以為屠殺就結束了嗎?
*!
接下來的一幕其實是我們自作孽,你能想象沒有電梯的6樓,材料該怎么上去么(包括后面的家具,那時我已經去學校了,無法想像...)。
其實也沒有那么恐怖啦,也就是12噸沙子,忘記了袋數的南方水泥(反正數量也很龐大),堆在小區里,像個小山丘一樣,我那時只恨科技不發達,為什么傳送門遲遲沒能被發明出來。
后來也找到了解決途徑,具體是兩個辦法:
一、找人來用扁擔挑上去。
二、找那種專業的簡易提升機運上去。兩者都是按樓層和重量計費。
后來我們選擇的提升機。
無力吐槽,就一個裝修前戲,這筆不在預算之內的開支就用了將近2000元,看到如今滿世界的送貨上門,包安裝,包售后,也只有體會了那種苦逼的無奈后,才能由衷對他們升起敬意,現在的服務多么美好。
材料進場又進了三天,原本滿懷期待,就要迎接水電工的進場了,哪知世事永遠無常,噩耗頻頻傳來,電工師傅(我還記得他叫羅師傅)跟我爸說“你們那房里的沙子得堆到中間去,不然我們不好布線。”
什么意思呢,我解釋一下:
泥沙運上來后,全部都堆在了客廳與靠近陽臺的書房里,那深度平均得有三四十公分吧,羅師傅提出的要求是,我們要讓這些沙子均勻分布到每一個房間(注意是每一個房間哦)的中間,堆成一個小丘,沙子與墻壁之間要留出半米的空間。
oh,殺了我吧,接下來的兩天時間我成了一名光榮的打鍬工,一鏟接一鏟,一桶接一桶把這些沙子按照要求勻好,那兩天,手掌上迅速爬滿了硬繭,身上每一根骨頭,每一塊肌肉都脫離了神經的控制,唯有疼痛的感覺遍布渾身上下,驅之不散。
這大概就是第一段記憶深刻的苦難日了,其實那期間還有很多很多的不順,比如買材料的過程,自行想象,就不贅述了
下面開始第二段地獄之旅,我把它叫作:
奈何橋上的監工
眾所周知,裝修的施工過程工序繁雜,過程冗長,施工的工人一般來說素質普遍不高(沒有貶低的意思),這就必須要有人全程來監督,其實這沒什么好抱怨的,你自己的家,你自己都不重視,裝壞了能怪誰呢對吧。
所幸,在我老爸獨特的人格魅力影響下,請來的施工師傅貴是貴了點,倒也很好相處。
(你是不知道我爸把他們服侍得多好,煙沒斷過,從頭到尾,飯就吃了有四五次,我敢說,如果你只是把他們當作工人使喚的話,后果有多嚴重,真的難以考量)
就這樣,接下來大概40天時間里,我每天早上6點起床,騎著我外公(我們一直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三槍牌自行車趕到施工點,吃完早餐,坐等師傅們的到來。
一直到晚上6、7點等他們完工了,我才能離開,騎車回家。
這個過程沒有有些家裝史里說的,要與工人斗智斗勇,把他們當成萬惡的勞工,動用自己的每一個知覺細胞監督他們的一舉一動。
說實話,我看不懂,只要他們沒偷懶,大概的樣子做出來了,我也就心里踏實了。
那么,這風平浪靜的日子里哪里來的風雨呢?
你可知道三十六七度的大太陽天下騎自行車在外面馳騁的狼狽模樣不?
裝修用的材料經常缺這少那,要么就是型號對不上,師傅們一個令下,我馬上就要騎車去到建材市場上夠買、退換材料,這段路來回要花半個小時,全程暴露在烈日之下。
這樣的劇情每天都在不斷重復,40下來,我已經從一個白白凈凈的文弱書生變身成為皮膚黝黑的糙漢。
這期間還有很多小插曲,比如,裝門的時候,門的尺寸與量好的屢屢不相符,最后裝出來的門總感覺有些歪扭,賣門的那家店的店主又總是敷衍了事,我爸為此大發雷霆。
裝修有時像是創業,一件產品有無到有的搭建過程中,所需要的材料,技術等是不可預估的,問題時常會有,要迅速解決,時不待我。
最后是遍體鱗傷的單兵戰斗,我把它叫做:
家具市場上的豬
木工做完后我的假期已經余額不足了,后面油漆是怎么刷的,家具電器是怎么來的,我都不太清楚,只是爸媽偶然會說起家里的床花了多少錢,沙發是什么材料,電視是多少寸。
我差不多能想到我爸一頭鉆進家具市場后,暈頭轉向的樣子。
每一件產品的外觀都近乎完美,在業務員的口中,材料來自日本,工藝取自德國,自然環保,五年保修等等優雅的字眼不絕于耳。
一個外行人在那些道貌岸然的經銷商面前,那種無知迅速被放大數倍,你只能做那只待宰的肥豬,看著甜美的泔水還咯咯發笑。
裝修似乎是一個與生俱來的好感黑洞,只要它沒結束,我們便要一直勞神費力。我們在一些裝修史上聽到的從來都是抱怨,憤怒,委屈,鬧心等等等等。